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中国教育简史》资源 > 电大资源网《中国教育简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电大资源网《中国教育简史》形成性考核册作业3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20
411

 【中国教育简史】形考作业三答案:

   

一、填空题

l、西方传教士在华兴办的第一所学校是年建1839年建立的马礼逊学堂

2、魏源提出学习西方的观点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3、中国人办的第一所近代技术学校是1866年办的福建船政学堂

4、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首任教育总长是蔡元培

5、蔡元培提出了军国民教育实利主义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美感教育等“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6、蔡元培强调教育不应受政党教会

71920年,北京大学首先招收女生。

二、判别改错题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文化侵略,主要是通过对中国留学生进行奴化教育来实施的。(×)

改正:最后一句改为:传教,主要是通过基督教会的传教来实施的。

2、被学术界认为是近代学术思想开启者的人是魏源。  (  ×  )

改正:魏源改为龚自珍。

3、清木着手改革旧教育,首当其冲的是官学体制。(×)

改正:首当其冲是改革 书院。  

4、梁启超是中国最早论述“体育”、“智育”,“德育”三者并重的教育家。  (  ×  )

改正:梁启超改为严复。

5、中国近代学制基本形成的标志是1922年学制的产生。  (   )

改正:

三、名词解释

1、万木草堂:1891年康有为会试落榜后回广州,在长兴里设立万木草堂,兼授中学和西学,引进了近代西方的教学方法,造就了一批维新运动的骨干。

2、卧碑:地方官学存在严厉的学规,最突出的是明洪武年间,颁行天下并刻碑立于学校十二条禁例,其中有严禁学生过问政治,无条件地尊师勤学等规定,若有不尊者,则从违制论,这就是有名的卧碑。

3、提学官是省教育行政长官,他的任务是在其三年任期内,巡视省内各府,州,县学,检查教学质量,选拔入围子监学习和参加乡试的生员。

4、京师同文馆:近代中国第一所新式学校,创建于1862年,它最初是一所外国语专门学校,隶属于清政府刚建立的外交机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目的是培养政府所需要的外事专业人才,以英文教学为主。后逐渐增设近代学科。

5、大职业教育主义:是黄炎培于1925年提出的教育主张,强调职业教育应该参加到改革社会的政治活动中去,不能只限于教育自身的范围,办职业教育也不能只以资本家愿望考虑,而应顾及到劳动人民的利益,需要和可能。

6、庚款兴学:这是由列强退还部分庚子赔款,用于在中国兴办教育事业,最早由英国传教士李提摩太发起,他当时在山西处理教案善后事宜提议将山西省应该摊派的赔款银子用于设立学堂,1902年达成协议,建立山西大学堂。“庚款兴学“反映了列强在中国人民反对侵略的浪潮下,更加重视精神和文化方面的影响渗透的倾向。

7、学部:1950年,清政府效仿日本文部之成规,正式设立学部,作为中央教育行政机构,学部与政府其他各部并列,长官都称尚书(首任学部尚书是荣庆)左,右待郎为副长官,设左,右丞处理部务,设左,右参议及参事4人,负责似订有关教育法规。

8、农民运动讲习所: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培养农运干部的学校,为适当日益高涨的农民运动的需要,讲习所采取短训班的形式,从1924年到1926年共在广州举办了6届,国民政府迁到武汉后,又在武昌办了第七届,称为中央农民运动讲习所。教师多 是中共著名理论家。共培养了1600名毕业生,为中国农民运动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9、黄埔军校:是国共合作时期培养革命军事干部的学校,其正式名称是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创立于19245月,1926年更名为中国国民党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因校址于广州南部的黄埔鸟上,所以习惯上称为黄埔军校,孙中山亲任军校总理,蒋介石任校长。黄埔军校为中国革命培养了一大批军事政治人才,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后蜕变为蒋介石培养嫡系军官的场所。

 

四、简答题

1、清末旧教育的改造从哪个领域开始?是怎样进行的?

答:清末旧教育的改造从书院开始。分三个阶段:1、整顿改良旧书院。2、另建新型书院。3、将旧书院改造成新式学堂。

 

2、洋务派办的新式学校有哪些主要特点?

这些新式学校打破了传统儒学教育一统之下的格局,引进了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和人文学科的教学,以培养专业技术人才,新型知识分子和技术工人为目标,但也有很大的局限性:

①它在国家教育体制中尚无一席之地。

②教育范围有限。

③从教学到管理,大权多被外国人所把持。

④仍保留着封建教育的主要阵地。

 

1、      梁启超关于“特色之国民”的观点是什么?

梁启超认为,传统教育最大的缺点是培养的人缺乏国家观念、公共观念和自治观念,只求个人完善,或者只求升官发财。他要求培养的新式国民,应具有独立的人格,权利义务并重的思想,有知识、道德和才干,既能自主、自立,又有团队协作精神。

 

2、      简述南京临时政府的教育改革措施?

①制订教育方针和新的教育宗旨。重视道德教育,以实利主义教育、军国民教育辅之,更以美感教育完成其道德。

②进行教育行政机构的改革,由教育部取代清代的学部。

③制订新学制即“壬子、癸丑学制”。

五、论述题

1、简述“癸卯学制”的基础构架,并分析它的性质。

要点:基本构架:癸卯学制包括各类各级学堂章程,还附有学校管理法、教学法等。整个学制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三个阶段,三段又共分为7级;初等教育有蒙学院(4年)、初等小学堂(5年)、高等小学堂(5年)、中等教育有中学堂(5年)、高等教育有高等学堂(3年)、分科大学堂(34年)、通儒院(5年)。与中间3级并列的还有同级实业学堂和师范学堂。

       癸卯学制由清王朝制定,带有明显的封建教育的烙印,其一,学制延续时间长;其二,传统的课堂设置;其三,传统的办学体制;其四,学校管理中的封建制度;其五,仍没有女子教育的位置。尽管如此,但从性质上说,它毕竟居于近代新学制的范畴:它具有完整的、上下衔接的学校体系,学习近代自然社会和人文学科,规定统一的学习年限,实行班级授课制。它的颁布,结束了中国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传统教育体制,在教育史上有划时代的意义。{详见P233-238}

 

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含义和实质是什么?试对它在教育领域中

的作用加以分析。

要点:“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张之洞提出的教育思想。

张之洞所说的“中学”是《四书》、《王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之类的传统的经史之学、典章制度和伦理道德等。“西学”包括“西政”和“西艺”两部分,即西方各国历史和各类具体制度、行政管理措施。

 “中学为体”是强调以封建伦理道德为核心的“三纲”的地位,它是中华文明的根基,绝不能削弱和放弃,其目的是要维护封建统治的根本制度框架。“西学为用”是张之洞认为这些新学确有实用之效,应该采用。中学是本,是基础,西学只有在不触犯中国封建专制和伦理的纲常下才能适当引进并发挥作用。中体西用的观点既维护了封建统治的根本利益,又提供了适当变革,以解内忧外患的原则措施,奠定了近代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文教政策的基础。

  中体西用在人才培养方面,主张以封建纲常作为个人品德修养的准则,以经史之学作为个人文化修养的根基,再掌握西方近代科学知识和技能,有利于培养封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在教育领域,西学为用可以较充分地引进西方近代学科、课程及制度、措施,在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历程中起到了促进作用。{详见P215-217}

 

3、试评述1922年学制的产生背景、主要内容和历史地位。

要点:背景:五四前后,一些教育社团积极倡导学制改革,1920年,全国教育会联合会两届年会均讨论学制改革,1921年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孟禄来华讲学,同年,广州召开的全国教育会联合会第七届年会以学制改革为主要议题,并提出了改革提案,征求全国意见,由此学制改革的热潮迅速遍及全国。19229月,北洋政府召开全国学制会议,最后教育部于192211月以大总统名义颁布实行。

主要内容:①指导原则:学制规定了“七项标准”。{P226第一段}   

②学校系统:采用“六三三”分段的形式,即初级小学4年,高级小学2年;初级中学3年,高级中3年,大学46年。

③四项附则{P266第三段}

   历史地位:这一学制的进步性:

①它缩短了小学的年限,有利于初等教育的普及。  

②延长了中学的年限,有利于提高中等教育水平,同时将中学分为两个阶段,既增加了办学的灵活性,又有利于中学的普及。

③取消了大学预科,有利于大学集中力量进行专业教育和科学研究。

④在中学开始实行选科制和学分制,兼顾学生升学和就业两种准备,可使学生有较大的发展余地,适应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之需。

      “六三三”学制的基本结构适合现代教育的要求,故一直延续下来,甚至影响到新中国的学制。{详见P264-267}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中国教育简史》其他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