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所有资源 > 《哲学引论》资源 > 电大资源网《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电大资源网《哲学引论》形成性考核册作业4答案

最近更新:2020-04-12
595

 【哲学引论】形考作业四:

一、填空

1、感官

2、感觉条件的反应、不受规则的约束

3、属性、心灵

4、模仿、表现、意义

5、惯例论

6、新儒学

7、伽达默尔、哈贝尔斯

8、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

9、新实在论

10、反传统、"语言的转向"、反基础主义、反本质主义

二、辨析题

1、答:(1)"是论"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本体论。"是论"是建立在形式逻辑基础上的,"是论"是本体论的原初形式,也是本体论之为本体论的最重要的最核心的内容,"是论"制约着西方哲学的发展方向。

(2)"在论"是从""这个角度来理解的本体论。"在论"也是本体论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的角度来理解"一般存在者",就是主张"返回事物本身",直接面对事物本身,"在者"作为形而上学研究的对象。

(3)道有两种含义:一是从宇宙论和本体论的角度说,道是宇宙万物的创生者.二是从宇宙万物的本性来说,道是世界万物的终级本质或者自然规律,从""的角度来研究存在问题,就形成了本体论中的"道论"

2、答:决定论就其基本的倾向看,可分为两种不同的形式:强决定论与弱决定论,所谓强决定论,就是主张自由与决定论的不相容性.按照这种观点,决定论排除一切形式的自由.所谓弱决定论,则是承认自由与决定论的相容性.它是一些哲学家在不愿放弃实际的自由,但又无法理解完全缺乏决定如何可能做到责任的需要与愿望的统一的情况下,尝试把实际的自由和责任与决定论统一起来的一种解释.如果说,强决定论在理论形态上与宿命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相似性,但两者却有着本质的区别的话,弱决定论则在另外一个方向上表现得十分接近非决定论,但也同样不能归结为非决定论。

3、答:理想语言学派强调,所谓语言分析实际就是逻辑分析,它们普遍认为通过分析不难看出,日常语言是很不完善的,要彻底消除哲学研究的这个隐忧,就必须以现代逻辑为基础建立理想的人工语言,从而解决问题。

如果说理想语言学派试图通过改造语言来实现其语言批判的任务的话,日常语言学派则是希望通过"更好地理解和使用我们的日常语言"来达到"语言批判"的根本目的,日常语言学派哲学家认为语言的丰富性,深刻性是社会现实生活所赋予的,这表明日常生活本身就蕴涵着真理,可见,日常语言应该受到重视,这是对绝大多数普通人意见的尊重,在这个意义上,日常语言派哲学家普遍反对理想语言学派试图改造日常语言的作法。

 

三、问答题

1、答:礼仪之争是指来华传教士就中国教徒是否也能参加祭祖,祭孔等中国传统礼仪问题而引发的争论。1704年教皇格来孟十一世发布通谕,禁止中国教徒参加祭祖,祭孔礼仪,康熙看到这一通谕十分生气,下令不允许西洋人在中国传教。传教士回到欧洲,同时也把中国哲学也带去了。

2、答:梁漱溟创造了"意欲"这个概念,并以各民族对待"意欲"的不同态度来区分不同的文化模式,他把世界文化分为三种模式:

(1)西方文化模式:"以意欲向前的要求为其基本精神".本着这一精神,就产生了第一种生活样法,这是自我奋斗的生活态度.在这种文化模式内,西方人创造了科学和民主两大文化的"异彩"

(2)中国文化模式:"以意欲自为调和持中为其精神".本着这一精神,就产生了第二种生活样法,即遇到任何问题不是想通过奋斗去改造局面,而是就在这种境地上求得自我满足,这是自我调和的生活态度.这种人生态度实际上就是中国儒家所持的生活态度.(1)

(3)印度文化模式:"以意欲反身向后的要求为其基本精神".本着这一精神,就产生了第三种生活样法,即遇到任何问题都想着从根本上取消这一问题,这是自我禁欲的生活态度。

梁漱溟认为,西方文化,中国文化和印度文化是三种不同质的文化,但从整个人类文化发展的宏观立场来看,它们实际上代表了人类文化发展的三个先后递进的历史阶段.这其中,西方文化所着力解决的是身(物质)的问题,中国文化所着力解决的是心(道德精神)的问题,印度文化所着力解决的是生命的归宿问题。

根据这一理论,梁漱溟判定,西方文化就历史发展来说是最自然的,是人类文化发展之初本来的路,而中国文化在历史上无疑是早熟的,至于印度文化就更加早熟了。

四、分析题

:在儒,,道三家之中,儒学或日儒家一直被称作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在精神气质方面,它一直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和日常生活,至今其巨大的影响还隐约可见.从历史上看,儒学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先秦儒学,宋朝儒学和"五四"新文化运动以来的当代新儒学.当代新儒学所面临的是西风东渐,传统价值分崩离析的社会大变局,梁漱溟,熊十力,冯友兰,牟宗三诸先生怀着强烈而悲苦的民族危机意识和复兴民族精神的历史使命感,在尽力吸纳西洋哲学之精髓的基础上,以前所未有的形上思辨工夫致力于传统儒学之精神价值弘扬,发掘和重建工作,其成就一时成为当代哲学的一大亮点.

,梁漱溟主要是一位儒学的实践家,或者说是一位实践意义上的儒家.面对欧风美雨的侵袭,正是梁漱溟在中国哲学史上第一次借鉴西方哲学来阐释东西文化之异同,并连续"斯文"担当"道统"的文化使命感首倡儒学的复兴,其预言和思想也许有不合时宜的地方,但这里所彰显的恰恰是中国儒学不竭的生命力和巨大历史责任感.

,熊十力哲学的宗旨是希望通过揭示本心,仁体即内在即超越,即存有即活动的特性,以打通天与人,知与行,存有与道德的界限,从而引导人们依靠内在本性之自我觉悟,重建人的生命本体,确立人性的至上尊严,这一点后来被熊氏的弟子牟宗三继承和发扬,并成为当代新儒学的一大特色.

,冯友兰作为一名留洋博士,借助了新实在论和程朱理学的说法,他想通过中西哲学的融合,接续儒学道统,重建一个使社会得以安宁的意识形态,进而结束近代以来中国动荡不安的社会局面.冯友兰的人生境界说是以中国儒学的心性论和道德理想主义为归宿的,但他赋于了其更为精致理论形式,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

,牟宗三是海外新儒学的重要代表和集大成者,他的努力方向在于使中国儒学"哲学地"建立起来,牟宗三以《认识心之批判》《道德的理想主义》等一系列著作,会道 中西,圆融古今,完成了对中国儒学的创造性重建,建立了庞大,缜密的哲学体系,即道德的形而上学体系.

重要提示:本站不支持微信或苹果手机充值及下载,为了避免下载出错,请用电脑访问下载资源
《哲学引论》其他资源